很多人都会长智齿,很多人认为智齿对于我们来说是很宝贵的,所以很多人都不愿意拔除智齿。张家界下颌普通阻生智齿拔除会有哪些风险呢?
很多人都会长智齿,很多人认为智齿对于我们来说是很宝贵的,所以很多人都不愿意拔除智齿。张家界下颌普通阻生智齿拔除会有哪些风险呢?但是阻生智齿是横向生长的的智慧齿,如果不及时拔除的话,对口腔及身体都有一定的危害,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颌普通阻生智齿拔除除有哪些危害。
下颌普通阻生智齿拔除除有哪些危害?危害一:冠周炎阻生智齿因为智齿横向生长所以牙冠不能完全外露,牙冠周围的牙龈粘膜底下极容易积存食物、滋生细菌而形成冠周炎。
1、冠周炎:智齿因阻生而使牙冠不能完全外露,牙冠周围的牙龈成袋状,极易积存食物、滋养细菌。当全身抵抗力下降时引起急性冠周炎。
2、间隙感染:冠周炎的炎症可能进一步向肌肉间隙内扩散造成间隙感染。
3、第二磨牙龋坏:向前倾斜的阻生智齿,因经常在邻牙间积存食物,易发生邻牙(下颌第二磨牙)龋坏。
4、其它:阻生智齿还可能形成牙源性颌骨囊肿、骨髓炎、颞颌关节病等。
1、清洁不易:
由于生长空间不足,很多人的智齿常长得歪七扭八的,牙齿难以清洁干净,造成蛀牙的发生。萌发的时候多会感觉到肿胀、疼痛感。很多人就是因为不能忍受这种疼痛感,而决定拔掉智齿。
2、侵犯邻牙:
通常智齿萌发的空间不足,而会倒在第二大臼齿上,使得第二大臼齿清洁不易,还会造成牙齿部分吸收的现象,让患者不舒适或牙疼。
3、没有对咬牙:
并不是每个人的四个智齿都会长齐的。因此,智齿的对面,如果没有相抗衡的智齿来对咬的话,就会发生智齿过度萌发,引起咬合紊乱。
4、阻生齿:
这是比较麻烦的一种,牙医都会觉得很难搞定,而病人却不一定有感觉,因此忽略了。这一种类型的牙齿,通常埋在齿槽骨的里面,如果疼痛,或是诊断会有病灶发生的时候,就需要尽快将其拔除了。
5、蛀牙:
如果智齿蛀牙了,除了很简单的咬合面不深的蛀牙可以补之外,对于那些邻接面蛀牙,需要很好的技术,以及蛀得很深,甚至需要根管的,这种建议拔除,杜绝后患。
1.智齿错位易成龋齿
智齿的阻生或错位易使食物残渣嵌塞在第二磨牙与智齿的牙间和牙周缝隙中,很不容易去,常发生龋齿。据调查;下颌第二磨牙牙颈部平均龋患率为16.4%,不同年龄阶段龋患率有显著不同,20岁时仅为3.7%,50岁则高达27%。可见,拔除阻生或错位智齿是预防第二磨牙龋坏的关键,而且对已发生的较浅的龋变也可能使其不再发展。
2.智齿易产生毁齿细胞
下颌智齿的牙胚在发育过程中,牙的长轴本来是向前方倾斜的,只是在有足够下颌发育时才逐渐直立萌出,当萌出过程中受阻于第二磨牙时,该处就会产生附着第二磨牙牙根表面的毁齿细胞。毁齿细胞可释放出溶蛋白酶而使牙根逐渐吸收,严重者可使下颌第二磨牙远中牙根完全吸收。而且阻生智齿与第二磨牙间常存在的慢性牙周炎也会造成牙槽骨的炎症性吸收。
3.智齿易引起颅下颌紊乱症
下颌智齿的阻生或错位常会与上颌第二磨牙发生咬颌干扰而导致下颌病理性后缩,这是诱发颅下颌紊乱症的原因之1、临床主要表现为颞下颌关节的弹响、疼痛和下颌运动的异常,咀嚼肌的疼痛、耳鸣、舌痛等症状。许多患者在拔除阻生或错位的智齿后,由于阻断了诱发颅下颌紊乱的潜在因素而取得了明显疗效。
4.智齿周围囊性病变
颌骨的牙源性囊性病变好发于未萌出的埋伏牙,而下颌智齿萌出受阻的机率又高,显然是主要的好发部位,当囊肿发展到一定程度度,颌骨可发生膨隆变形,遇有继发感染,还会反复肿痛,严重者还可造成病理性骨折。
5.智齿易造成口腔粘膜癌变
阻生和错位智齿的牙龈和颊粘膜,可因牙冠边缘的长期机械刺激或反复咬伤,而使粘膜发生溃疡、糜烂、组织异常增生及白斑等病理损害。如此长期的创伤修复再创伤过程会影响口腔粘膜上皮的正常角化而发生癌前病损,进而诱发口腔粘膜癌变。
6.智齿易成冠周炎
智齿阻生时可呈垂直、前倾、水平、横向、倒置等不同方向萌出。当其部分萌出时,牙冠周围常被牙龈组织不同程度地覆盖,以致在牙冠与牙龈之间形成一个牙龈袋,深度超过2~3毫米时,常导致病理变化。由于此袋内易于食物残渣潜藏和细菌的繁殖,当龈袋处遇有创伤或身体抵抗力下降时,就会发生炎症。智齿冠周炎的好发年龄在20~25岁,几乎95%发生在下颌。常表现为冠周组织红肿疼痛,以致影响咀嚼,吞咽,还常伴有张口困难及发烧,林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若炎症未及时控制,还可向颌周、颈部扩散,形成组织间感染、颌骨骨髓炎,甚至还可发生败血症、心包炎等严重全身并发症。(编辑3002)